2020年7月19日 星期日

斷捨離實驗室之二:女人的衣服永遠少一件,三歲女孩也不例外!

我有兩個女兒,
以及從不丟衣服的媽媽、
跟極愛給孫女買衣服的婆婆。

這三者的交集,在我家,就醞釀出衣櫃的災難。




我從來沒見過我媽扔過一件衣服。

將她跟阿姨年輕時不穿的衣服傳給我,便是她的終極「資源回收」觀。

在物質缺乏的年代,這是美德;
況且那時也沒有流行的概念,
對於穿了中小學12年制服的我而言,
供應既少,需求不大,
其實沒多大影響。


災難可能從我開始上班說起。
同事曾經很含蓄地說,看我的衣服大概可以猜到哪些是我媽買的、哪些是我自己買的?
由此可知媽媽的審美眼光跟我相差多少!
生活的歷練讓我有所體會:
關於好不好看這件事,
沒有好壞,只有距離。


可是穿著哪種衣服才能反映內心自我?


賈伯斯的黑色套頭毛衣與
祖柏克的灰T已成某種經典形象,
和奧黛莉、黛安娜等人
也能在時尚雜誌占據一個欄位被討論著。



當我結婚時,沒有特別準備嫁妝,
所以媽媽堅持一定要買「兩皮箱」的 衣服,
我的新婚小家,小小的衣櫥就此淪陷。


我極力克制著少買衣服,
但終究偶爾有遇到「命定」的那一件,
所以也曾幹過「包色」的蠢事,
一兩次之後便知為何不可取。
衣海何其大,何苦只取一款型?
女人不換對象,只能從換衣服這事上著手。


隨著生活型態轉變,
女人需要的衣服當然要很多很多。

畢竟懷孕了、升官了、帶孩子、 見客戶......
再怎麼經典的款式 能應付得來那1001種場合嘛?

女人的戰袍,不僅僅實用目的。
我有二十幾件排汗衫,都是路跑紀念品,
按照卜洛克說法,參加且完賽才能穿出門昭告天下。
真是一步一腳印換來的。


問題是:
即便有兩個女兒時,
買衣服的樂趣並不因此多兩倍。
整理衣服的苦惱倒是多了兩倍不只。

在他們還小時,
我記得只幫他們買過四五次衣服。

肇因於婆婆在逛菜市場發現一件30的洋裝,
可能就會掃回10件。

使我再次跌入輪迴之中:同款的衣服為何需要那麼多件?
即便顏色、材質不同,但它們都是洋裝啊!
而洋裝只是例子之一,
其他還有背心裙、斗篷、毛線背心......

有一年換季,我約略數了光是可以吊起來的衣服總數250件,
就別提還有日常替換的小汗衫跟睡衣、短褲。
活了三十年的女人,從小到大從沒一時擁有過這麼多衣服,
為何三歲的女娃需要?


體型和年紀的差距,
姐姐的衣服要留給妹妹穿,
得等上好幾年,
每逢換季時我的痛苦指數便隨著衣服數量繼續倍數成長。

總算到了女兒青少年時期,阿嫲終於收手。
到了斷捨離的那刻,我請婆婆協助把衣服送出給適合的對象,
也算是「物歸原主」。




快時尚年代,
擁有不再是問題。
女人的衣櫃終將是四維度空間。

相關文章:
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120883/4707767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